央广网贵州5月12日消息初夏时节,药味飘香。近日,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,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药香味,成片郁郁葱葱的药材长势喜人。村民们正在抢抓农时,进行管护和套种玉米。
“栽好了药材,就种玉米,接下来就是除草、施肥,一年的活路都排满了。”客楼镇丰坝村村民陈大权高兴地说,“80元一天,还能学习种植技术,一举两得。” “500多亩黄精,平均每天用工量是50个人,一年的时间,劳务费支出有50余万元。” 贵州益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松磊说。为扩大产业规模,引导群众参与种植,贵州益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种植技术,实行订单回收。今年已带动农户种植黄精30余户,种植面积1800亩。同时,建有12个育苗棚,一个10亩的露天育苗基地,每年可供黄精苗380万株,有效解决了群众购苗需求,为黄精产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。
全镇建成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1个、黄精种植示范基地1个;建成黄精育苗基地1个、配套冷库1座。目前逐步形成了“何家大山-清水塘-丫山丘-良田坳-公山”中药材产业带。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客楼镇助力乡村振兴、实现农民增收的新引擎。
“在黄精基地里套种玉米、大豆可以为黄精遮阴,桔梗可以回土做肥料。”贵州益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松磊介绍说,去年在100亩黄精下套种玉米,光是玉米的收入就有10万元。
“栽好了药材,就种玉米,接下来就是除草、施肥,一年的活路都排满了。”客楼镇丰坝村村民陈大权高兴地说,“80元一天,还能学习种植技术,一举两得。” “500多亩黄精,平均每天用工量是50个人,一年的时间,劳务费支出有50余万元。” 贵州益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松磊说。为扩大产业规模,引导群众参与种植,贵州益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种植技术,实行订单回收。今年已带动农户种植黄精30余户,种植面积1800亩。同时,建有12个育苗棚,一个10亩的露天育苗基地,每年可供黄精苗380万株,有效解决了群众购苗需求,为黄精产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。
乡村要振兴,产业发展是关键。近年来,客楼镇坚持把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利用地理生态优势,充分统筹资金、技术等纽带作用,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化道路。
全镇建成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1个、黄精种植示范基地1个;建成黄精育苗基地1个、配套冷库1座。目前逐步形成了“何家大山-清水塘-丫山丘-良田坳-公山”中药材产业带。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客楼镇助力乡村振兴、实现农民增收的新引擎。
相关资讯
同类下暂无推荐的资讯...
药膳食疗
+更多